甘肅蘭州拉面,準確來說應為蘭州牛肉面。以下是關于它的詳細介紹:
歷史起源:
蘭州牛肉面始于清朝嘉慶年間,起源于河南省懷慶府(今河南省沁陽市),國子監(jiān)太學生陳維精是其開創(chuàng)者,后由甘肅省東鄉(xiāng)族人馬六七從陳維精處學習牛肉老湯面制作工藝后帶到蘭州。經陳氏后人陳和聲、回族廚師馬保子等人改良,形成了 “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” 的標準,起初叫 “熱鍋子牛肉面”,解放后漸漸改為 “蘭州牛肉面”。
特色:
湯清味美:蘭州牛肉面的靈魂在于湯底,需選用甘南和天祝的草原出產的牦牛,按比例加入多種香料,精心熬制數小時方成。其湯清亮鮮美,香味濃郁,余秋雨先生曾描述其 “滿滿的一大碗,端上來面條清齊、油光閃閃、濃香撲鼻”。
面條筋道:要選擇新鮮的高筋面粉,和面時放入適量的蓬灰,以提高面筋的生成率和質量。面條的種類多樣,有大寬、二寬、韭葉、一窩絲、蕎麥棱、二細、三細、細、毛細等,食客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。
色彩鮮明:“二白” 指的是蘿卜白凈,“三紅” 是辣椒油紅,“四綠” 是香菜、蒜苗綠,“五黃” 是面條黃亮,這些顏色搭配在一起,使得一碗蘭州牛肉面看起來色香味俱佳。
文化意義:
蘭州牛肉面是蘭州的名片,也是地域文化的顯現,對于蘭州人來說,早上吃一碗熱氣騰騰的牛肉面是開啟一天的重要方式,甚至有 “沒在凌晨等過牛肉面館開門,沒吃過頭鍋面,是不足以談人生的” 的說法。如今,蘭州牛肉面和《讀者》、敦煌并列成為甘肅三大名片,并且逐漸成為了西北名片、中國名片,享譽全球。
發(fā)展現狀:
蘭州牛肉面已遍布全國乃至世界,面館數量眾多。僅在中國國內,面館數量將近 10 萬家,帶動就業(yè)近百萬人,年營業(yè)額約 800 多億元。在國外,美國、德國、法國等 40 多個國家也能看到蘭州牛肉拉面的身影。并且隨著時代的發(fā)展,不斷有新的品牌和經營模式出現,一些品牌化、連鎖化的面館逐漸興起,在保持傳統(tǒng)特色的同時,也在不斷創(chuàng)新和發(fā)展。
總之,蘭州牛肉面以其獨特的風味、精湛的制作工藝和深厚的文化底蘊,成為了中國美食文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。